这个韩国大叔是一名异食癖患者,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味精。
和常人不同,不仅在菜里,甚至喝水、吃饭,也要放入大量味精调味。
(相关资料图)
味精对他来说,像一种能让人上瘾的药物。
而经年累月,他的身体也随之产生了一些神奇的变化......
1
1968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 Robert Ho Man Kwok 的读者来信。
这名读者描述了自己每次去中餐馆吃饭都有一些奇怪的征状:
比如后颈麻木,然后逐渐扩散到双臂和后背,还伴随着心悸无力,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两小时。
他猜测这可能和中餐馆大量使用的味精和料酒等调味料有关。
这封信还有一个标题,叫CHINESE-RESTAURANT SYNDROME( 中餐馆综合征)。
虽然它只占了当时杂志版面上小小的一部分,但不久之后,却引爆了当地热搜。
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人写信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声称他们吃完中餐也出现了类似的征状,就连《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主流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
神奇的是,大家似乎存在某种默契,开始不约而同的把矛头都指向一个东西——味精。
是的,不仅是如今中文互联网存在“味精恐慌”,早在50年之前的美国,味精也早已经是“恶名”远扬。
一些人会言之凿凿地讲味精致癌,会让人头发掉光光。
后来,为了减少这种恐慌,很多中餐馆,开始特意在招牌上写上了“NO MSG(无味精)”的提示:
这些醒目的,蔚然成风的刻意避让,反过来又让“味精恐慌”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恐怖,在全世界蔓延流布。
那么所谓的“中餐馆综合征”到底是真是假?
世界人民为什么都如此害怕味精?
所谓的鸡精,虾精,蘑菇精真的有更健康吗?
大家好,让我们再一次脱下这个世界的伪装。
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味精”这个现代食品工业催生出的幕后故事。
2
关于“中餐馆综合征”的故事,很多人只听过前半段。
而此后这个故事,演变得更扑朔迷离,且鲜为人知。
2018年,一个96岁的医生霍华德(Howard Steel )突然宣布,说他就是当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那封信的作者,只不过,里面的内容都是他胡诌的。
我梳理了一下他和记者迈克尔(Michael Blanding)的采访录音。
内容大概是:
当年霍华德和他的朋友比尔(Bill Hanson)刚一起吃完中餐。
当两人聊到在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时,作为内科医生的比尔开始嘲笑起霍华德,说像他这样愚蠢的外科医生,这辈子都不可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样的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任何文章。
而且还赌上了10美元。
听到这种挑衅,霍华德回家之后就写起了那篇小作文,但他最后并没有写上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杜撰了一个来自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
按霍华德的说法:
为了暗示这篇小作文是胡诌的,他还特意起了Ho Man Kwok这个名字,对应英文中human crock(俚语:人渣,混蛋)的谐音。
没想到,过了几星期,这小作文还真发出来了。
眼看事情闹大,霍华德慌了,马上打电话给杂志编辑,告诉他们那都是他杜撰的。
但编辑直接把他电话给挂了,还把他拉黑了。
直到2018年,霍华德接受记者采访,事情才被大家熟知。
只不过,他在爆完料的几个月后去世了。
至此,事情似乎确凿的被画上了一个乌龙的结局。
但随着当年采访霍华德的记者和《This American Life》(美国生活:美国的一个广播节目)节目组进一步调查,事情又变得一波三折起来:
他们发现,确实存在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这个地方,华裔移民Robert Ho Man Kwok也确有其人,但他已经在2014年去世了。
如果那封信是假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来Kwok本人没有出来澄清过?
于是节目组又联系了Kwok的孩子,他们说Kwok确实写了这封信。
这如同真假美猴王一般的剧情,随着故事中几个老人先后离世,变得更加难以考证,让这个几十年的“科学悬案”更加悬浮起来。
但是,后续诸多研究,却让所谓的“中餐馆综合征”看起来像个笑话:
3
同样是2018年,Netflix热门纪录片《Ugly Delicious》做了一个测试:
他们特地找来一群反感中餐和味精的测试者,来分享他们的“中餐馆综合征”,讲一讲吃下味精之后的痛苦体验:
然后节目组一边听着他们吐槽吃完味精之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然后一边悄咪咪的喂给他们吃了一些小零食。
但节目组没告诉他们的是,那些零食里其实都含有不少味精。
他们一个个吃的那叫一个香,现场却没一个人察觉出,这不对劲。
当节目组公布事实的时候,场面可以说相当精彩。
人类,从来都是如此不客观的一种动物。
事实上,为了搞清楚“中餐馆综合征”的成因,学术界前前后后进行过多次安全性研究:
1993年,西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1名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试。
为了排除味精本身的味道干扰,他们设计了一个包含味精和安慰剂(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作为对照组)的随机双盲交叉实验,结果表明:
大多数受试者对安慰剂 (86%) 和味精 (85%) 都没有反应,以往那些归咎于味精的征状的发生率也没有明显高于安慰剂。
在2000年的一项双盲对照组实验(DBPC)中,得出的结论也大差不差:
总结一下就是,所谓的“中餐馆综合征”和味精并没有明确的联系。
4
而味精最初亮相,其实也和中餐无关。
公认最早发明味精的人,是日本人池田菊苗。
1908年,他把谷氨酸从海带里提取出来,尝试之后,发现和钠的结合效果最好,可溶性强,鲜味佳,而且易于结晶,不久就给谷氨酸钠的生产工艺申请了专利。
于是就有了后来商业化生产的味の素(味之素),也就是今天的味精。
但从那篇标题写着CHINESE-RESTAURANT (中餐馆综合征)的读者来信开始,到无数媒体引用、传播,再叠加当时的排华的大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
种种偏见和恐慌之下,“味精”很快就成为了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符号,它背后还隐藏着大众对于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工业所表现出的不安。
其实,味精早就已经是现代人无法逃离的一种添加剂了,无论你是否接受。
它早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现代食品加工业的应用十分广泛。
不仅厨房里的酱油、耗油、料酒大部分的调味酱,都会额外添加味精,而且量不算少。
像辣条、薯片、牛肉干、午餐肉、火腿肠等等常见的零食中,也大部分有味精的添加。
作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只要你还吃饭,还吃加工食品,那么你的生活,注定是逃离不开味精的。
而不幸中的幸运是:
谷氨酸钠早已经被无数的权威机构证明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事实上,早在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取消了过去关于成人食用味精剂量限制的规定,将味精列入了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行列。
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早就将味精归类为公认安全(GRAS)食品。
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正常吃,基本是安全的。
我们开头,那位已经吃下去几千斤味精的韩国大叔,至今还活的好好的。
但他的体检情况却没那么乐观,他患有糖尿病,布尔格式症,而且胃部状况很差。
但医生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味精,而在于他过于疯狂的异食癖,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代谢负担。
5
当然,现代商品社会,任何焦虑都可以包装成华丽的商业机会。
味精既然成为了一种添加剂焦虑的代名词,那么缓解这种焦虑,就变成了一种生意。
各种鸡精虾精蘑菇精,听起来要比味精健康多了。
实际上,鸡精就是味精,或者说,还不如味精。
看一下它的配料表,主要成分仍然是味精,此外,还加上了盐,糖,调味料,添加剂等等。
谷氨酸钠纯度低了,糖分和盐的摄入量增加了。
之前我妈就老纳闷,为什么鸡精加上,鲜味多了,咸味也跟着上来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
其他的东西,更像是为了对得起鸡精的名字,装点门面,越靠后,含量越少,至于有什么效果,就见仁见智了。
不管什么精,基本都是玩个概念,最终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配料表里排第一的谷氨酸钠:
当然,味精的烹饪还是有讲究的:
味精如果烹饪温度过高,会转化成焦谷氨酸钠,从而失去鲜味,所以最好出锅之后再加。
味精同样含钠,如果过量食用,高钠饮食仍然可能导致高血压等疾病。
所以说,和提肛一样,关键要适度。
即便洒脱如我,也时常会因为魅力太强,而陷入苦恼。
我很喜欢《 The Dark Side of TheMoon》
1973年3月,英国摇滚乐队 Pink Floyd推出了这张专辑,这张专辑的封面,是一束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6种颜色。
它翻译过来的名字叫做“月之暗面”。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潮汐锁定,那个悬在我们头上的月亮,永远只有一个面朝向我们,它还有一个我们永远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背面。
分解和透视,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我是满肚子行业内幕的牛顿顿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