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在5月22日举办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培训班上,汨罗市汨罗镇瞭家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胜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行政村代表发言,推介相关工作经验。
【资料图】
瞭家山社区位于美丽的屈子生态湿地公园湖畔,有常住人口61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近年来,该社区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30余项“国字号”及省市级荣誉。
诸多荣誉背后,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做出的一系列积极探索与努力。
一支队伍
党员当先锋,引领志愿服务
连日来,瞭家山社区6组萧家垅屋场一片机器轰鸣,村民们忙着清理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绘制文化墙、安装健身器材,干得热火朝天。
有着9年党龄的何多林是社区瞭家支部第三党小组组长。自今年4月以来,他和身为志愿者的妻子何奋勇捐资2000元并免费投工,带领村民一起打造美丽家园。
“社区专门召集党员和志愿者代表开会,商议建设和美乡村。这是件大好事,我是党小组长,自然得带头响应。”何多林说,起初也有村民抱着不同看法,认为农村不比城市,角落里堆点东西、长些杂草没啥影响。为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党员和志愿者上门做工作:尽管需要花些时间、费些力气,但把居住环境搞好了,老人孩子都跟着受益,住得更舒心!
党建引领,党员带动,群众被发动起来,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并免费投工投劳。
一次小组会上,村民何坤提出,暑假即将到来,建议在村里的池塘四周装上护栏,防止孩子溺水。志愿者马上行动,与当地做建材生意的何立鹏取得联系。何立鹏当场表态,愿意为孩子的安全出一份力,拿出成本价,不赚一分钱。
瞭家山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8名,每一名党员都是志愿者。目前,全社区共有志愿者1178人。通过推行“党建+志愿者”工作机制,社区专门成立了志愿服务中队,下设8支小分队,组建了10个社团、1支民间“和事佬”调解队。
志愿者主动认领公共区域,分路段、分片区承包卫生保洁;对“五保户”进行“一对一”定点帮扶;开办“四点半课堂”,关爱照料留守儿童;落实志愿者联户制度,每人联系5户至10户群众,自发参与义务服务、普法宣传、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村民的共识。‘社区吹哨、志愿者报到’机制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何永胜笑着对记者说。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志愿者,一抹志愿红。“党建+志愿者”凝聚自治合力,2022年,瞭家山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一则民约
凝聚共识,激发自治活力
初夏时节,午后日头正盛。在瞭家山社区一个“口袋公园”建设现场,几位村民头戴草帽,正弯腰修砌排水渠,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那边是篮球场、羽毛球场,这边是健身器材、凉亭。”40岁的夏岁意向记者介绍道,公园面积约1500平方米,总投资40万元左右。作为乡贤,他是带头捐款人。“村规民约倡导大家支持公益,我愿意当这个带头人,支持家乡建设。”
年逾70的姜国兴是瞭家山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七十大寿时,他响应社区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平时也经常参与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多次被评为汨罗镇“优秀村(居)民”。
按照“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认、大家守、大家评”的原则,瞭家山社区专门制定了群众认可、符合实际、约束有力的村规民约,凝聚居民共识,激发自治活力。
“我们还专门谱写了一首‘社区居民公约歌’!”何永胜颇为自豪地说,这首歌从遵纪守法、行善尽孝、环境保护、移风易俗、子女教育等12个方面谱曲成调,易读、易记、易传唱。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最美村规民约”。
为增强村民对村规民约的执行力,社区专门组建了红白理事会、文明劝导队等,理事会成员“点对点”负责村民小组,主动服务、真情帮助、全面监督。社区每月都会组织考核员逐户上门打分,分数按月分组公示到户,考核结果则直接与社区福利挂钩:90分以上的,可享受由社区全额代缴医保费的奖励政策。
同时,社区还把“严格遵守村规民约并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作为推荐入党、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章程可依、有激励措施、有榜样带动、有浓厚氛围,如今,遵守村规民约已成为瞭家山人的一种行为自觉。
一张网格
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以前经常有村民在微信群里投诉甚至起争执。”瞭家山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仇平安打开手机,翻出有419人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信群说:“现在群里主要是发布工作通知以及节日祝福问候,有事也会好好沟通。今年以来,我还没收到过一次投诉。”
问题少了背后,是居民满意度的稳步提高。
在香草湖小区居住多年的何海军有切身感受:以前,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楼道里有不少垃圾。2018年,该小区统一纳入社区第一网格进行管理。此前的问题相继得到解决:路面进行了“白改黑”;电动车统一划线停放;志愿者分片负责卫生保洁;破损的玻璃和路灯全部维修一新。居住环境大变样!
“社区用网格‘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何永胜说,目前社区划分了6大网格,设立了6名网格长。通过线上搭建微信群、线下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等方式,把基层治理建在“云上”、管在“指尖”,确保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便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
此外,社区每月都会点赞一次好人好事榜,每年评选一批“优秀乡贤”“热心公益好人”“好媳妇”“好女婿”“最美志愿者”“好家风”“最美庭院”“和美农户”,用“好家风”改变“旧习惯”。打造建设了图书阅览室、夕阳红戏曲室、老年人书法艺术室等,用“小阵地”激发“大效益”。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如何才能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扎根基层26载的何永胜有一番思考:党建引领就好比是“红色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制定村规民约、优化网格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的问题群众商、群众的利益群众定,让群众当主角,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关键词: